第三次卡西诺战役的血战还在继续,盟军与德军在意大利持续僵持
接着说上次的事儿。这回是意大利战役系列的第17集。上一集咱们讲到了德军和盟军为了抢占进罗马的必经之路卡西诺镇,打响了第三场大战。这一集,咱们继续聊聊这场在古斯塔夫防线重要地方上的第三次战斗。
这次的内容挺丰富的,大概有一万两千多字,因为比较长,所以真心感谢你能耐心看完。
【卡西诺镇】
空袭结束后,卡西诺镇最前线的那个伞兵5连,人数已经少得可怜,只剩下32个人了。B连打过来的时候,5连根本挡不住。一开始的小规模战斗中,5连的头儿,贝尔哈德·默斯科普中尉,还有4个兄弟没了,8个受了伤。更惨的是,8连的卡尔·迪普,在往回撤的时候被新西兰步兵给抓了。默斯科普中尉一走,鲁道夫·赖施琛巴赫上士就站出来挑大梁了。
因为5连的士兵们太过分散,已经挡不住新西兰步兵往前冲了。所以,在福尔廷上尉安排好队伍,守住关键位置之前,得靠伞兵7连来拖慢新西兰步兵的脚步。还好7连的舒斯特少尉命大,大轰炸那会儿他躲过去了。空袭一停,他就带着16个活下来的弟兄,从镇子东北那片废墟里爬了出来。这些刚从鬼门关回来的兄弟刚想坐下喘口气,突然听到坦克发动机轰隆隆的声音,还有履带压在地上嘎吱嘎吱响,立马就把伞兵们给惊醒了。没一会儿,3辆谢尔曼坦克就从前面的烟雾里冒了出来,慢悠悠地朝南开去,后面还跟着B连的新西兰步兵,排成了一长队。
在舒斯特少尉看来,那些新西兰人到卡西诺镇更像是来溜达,不像是来打仗的。没多久,城堡山那边就响起了枪声。这下,卡西诺镇里的新西兰人才意识到不对劲。坦克车长连忙跳进炮塔里,把舱盖也给关上了。步兵们也赶紧散开,小心翼翼地往前探查。等谢尔曼坦克靠近到能打到的距离,布吕姆上等兵就拎起一个反坦克火箭筒,半蹲着从藏身的地方出来,对着最前面的坦克发射了一枚火箭弹,直接就把坦克给打中了。坦克挨了一弹后,就慢慢停了下来,里面的士兵都急着跳出坦克,到处找地方躲藏。
后面跟上的两辆坦克被前面那辆被打坏的坦克挡住了路,一起前进的步兵也都趴了下来,慢慢地找德国人的炮火位置。因为伞兵们手里只有几把枪和一点点手雷,所以舒斯特少尉就想了个办法,让大家不停地换地方开枪,用这种游击的方式来挡住敌人。这样既能不让敌人打中我们,又让敌人猜不透我们有多少人,什么规模。就这样,7连的16个伞兵和新西兰的士兵玩了一整个下午的躲猫猫,给福尔廷上尉准备计划,还有海尔曼上校和海德里希少将做决定赢得了时间。
就在7连在那儿阻挡敌人的时候,8连的一部分战士也从倒塌的房子里爬了出来,回到了他们原来的地方。里头有个叫海因里希·霍夫斯泰特尔的机枪手,还有另外两个战士,他们一块儿回到了城堡山脚下的机枪位置。从那儿望去,他们能清楚地看到7连的一小队伞兵正用既灵活又聪明的打法,有效地拖住了冲进小镇的新西兰步兵。不过呢,他们联系不上其他的战友队伍。所以,这3个人只能待在MG42机枪旁边,盯着新西兰人的动静,别的什么也做不了。
随着伞兵反抗得越来越激烈,新西兰军队的推进变得慢了下来。更麻烦的是,他们自己还碰到了不少问题。原本打算,B连要在下午两点钟左右打到欧陆旅馆那边。可没想到,老天爷跟他们开了个玩笑。下午一点钟的时候,B连和各营部的联系突然就没了。也是从这时候开始,B连的士兵们才发现,镇子里的德国伞兵好像根本没被大轰炸给干掉。这些伞兵从废墟里冒出来,对着前进的新西兰步兵开枪。一下子,两边就在镇子里打了起来,巷战特别激烈。一开始,B连想先拿下城堡山脚下,帮D连一把。但到了城堡山脚那儿,藏在废墟里的伞兵用机枪和狙击枪猛打,B连被打得只能往镇中心那边撤。整整一个小时,B连在伞兵的猛烈火力下,愣是一步都挪不动。到了两点钟,B连好不容易解决了德军几个火力点,这才又能继续往前走了。
战场上,到处都有人展现着勇敢。六排的排长去攻打城堡山脚那儿的一个破房子时,不小心被空降兵的机枪给打伤了。接着,T.W.塔洛克中士顶上来了,可他没坚持多久,就被空降兵扔的手榴弹给炸伤了。但塔洛克中士真硬气,忍着剧痛,带着全排的战士,在一辆坦克的帮助下,干掉了两个火力点。可问题是,还有两个地方挡着他们的路呢。这时候,六排的人已经只剩下12个了。更倒霉的是,坦克因为周围全是弹坑,没法再往前开,给他们提供火力了。但塔洛克中士就是不肯认输,他带着战士们跑到那两个地方的两边,用火力把敌人压得死死的,然后再用爆破的方法,把这两个地方都给炸了。这场战斗里,塔洛克中士又挨了一下,最后被担架给抬走了。因为他这次表现得实在太棒了,所以被授予了优异服役十字勋章。六排也因为这次战斗立了集体大功,得到了团体嘉奖令。
到了下午五点,B连才走到卡希利纳街北边大概三百米远的一栋学校楼房那儿,这地方以前是2营的营地,可离咱们要到的最终地方——欧陆旅馆,还差老鼻子远呢。还有啊,新西兰那边的时间安排也慢半拍了。按原来的打算,步兵和坦克得一块儿,在炮火掩护下,每十分钟往前冲一百米,一直冲到欧陆旅馆。结果呢,他们刚过了5连的地盘,就被7连给挡住了。从下午两点到五点,整整三个小时,B连和7连的十六个兄弟,还有5连的一些伞兵,都被挤在镇中心,打了一场硬碰硬的巷战。这时候,卡西诺那边的德国炮兵也不闲着,不停地往卡如索公路上开炮,把新西兰步兵的前进速度给拖得慢悠悠的。巷战里头,两边都杀得红眼了,连带着红十字袖标的医护人员都不放过。有个新西兰步兵后来讲起这事儿,还心有余悸呢。
我从来没见过有人这么不尊重红十字旗和红十字臂章。有个叫弗雷德·温瑞特的救护兵,他想去救一个德国伤兵,结果却被狙击手给打死了。A连的桑德斯少校也在报告里说,他亲眼看到好多新西兰担架员在救伤兵的时候,被德国狙击手给打伤了。但话说回来,红十字的救助精神,啥时候都不会消失。战场上虽然特别危险,但两边的救护兵和医疗兵都豁出去了,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抢救重伤员。他们一出现,就给这残酷的战斗添了点儿温暖,还有点儿人情味。特别是那个新西兰救护兵普里查德,进攻第一天,他就不管不顾地冲进枪林弹雨,把好几个伤员从战场上背了下来,最后累得直接倒在了岗位上。就因为他这么出色的表现,还获得了优异服役十字勋章呢。
当B连那边碰壁的时候,走帕拉莱尔公路的A连那边倒是挺顺畅的。A连的头儿,桑德斯少校,一看队伍进了卡西诺镇,为了方便指挥镇里的战斗,他就把连部挪到了镇上的邮局旁边。到了中午12点50分,A连的尖兵小队没怎么碰到阻碍,就快到修道院了,离那儿不到100米,离卡利希纳街东边也就150米的样子。到了下午1点,A连又往六号公路那边冲。这时候,伞兵们的抵抗就猛了起来。藏在卡西诺镇女修道院里的德国伞兵,拿着MG42机枪,对着他们就是一顿猛扫。不止这些,他们还挨了卡西诺火车站和镇子里迫击炮的轰击。到了下午2点10分,前进中的火力掩护停了。过了半小时,德军第71火箭炮团的头几波炮弹,全落在了A连的进攻路线上。
在激烈的炮轰和猛烈的机枪扫射之下,A连根本没法往前冲。实在没办法,连长桑德斯只好呼叫炮火增援。接着,有了炮火帮忙,A连又试着去攻打六号公路北边的卡希利纳街。要想到六号公路,A连必须攻下那座女修道院。虽然守在那儿的德国伞兵没几个,但他们跟挡住B连的那7连的17个勇士一样,靠着熟练的战斗技巧和有利的地势,巧妙地把A连的攻势给挡回去了。
打到天快黑的时候,A连还是没能往前挪动一步。没办法,桑德斯少校只好让大伙儿先别打了,整个连队撤回到邮局周围休息调整。这时候呢,C连作为全营的备用队伍,还在小镇北边的监狱那块儿等着命令呢。
傍晚时候,卡西诺镇飘起了蒙蒙细雨。没多久,雨就越下越急,从绵绵细雨变成了大雨,最后直接变成了倾盆大雨。这场大雨一来,B连和伞7连下午在巷子里打得火热的那场仗,一下子就冷却下来了,两边只好先撤开,不再交火。大概在五点半到六点那会儿,新兰第2步兵师的炮兵部队,集中火力对着车站猛轰了半个小时。
仗打完了,舒斯特少尉赶紧把身上剩下的那点吃的,就是一点糖和几块黑面包,分给了手下的兄弟们。虽然吃了点东西,肚子里不那么空了,但伞兵们在卡西诺镇那场硬仗里,最缺的还是水。整个下午,7连的兄弟们连一口水都没喝着。仗一打完,大家都渴得要命,水壶里早就没水了。还好这时候下了大雨,总算是解了大家的渴。
到了晚上,伞兵5连的临时头儿,赖施琛巴赫上士,让海因茨·黑帕军士长和贝尔哈德·迪特尔斯小兵回欧陆旅馆找2营的福尔廷上尉,跟他说说5连那边的情况咋样。他俩刚从藏身的废墟里出来,想往南边的街道上撤,结果就被新西兰人的一个机枪阵地给拦住了。好在那些新西兰人还没发现他俩,但要是那挺机枪不解决,他俩就过不去。为了搞定这机枪,他俩先悄悄爬到一个弹坑里躲起来。然后,迪特尔斯抄起一块石头,往对面的废墟扔过去,想把新西兰人的火力吸引走。
听到石块砸在瓦砾上砰砰作响,新西兰的机枪手立马就反应过来了,他赶紧拉动枪栓,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一顿猛射。这时候,迪特尔斯瞅准机会,悄悄地从后面爬到了机枪阵地旁边,顺手扔了个手榴弹进去。只听“砰”的一声大爆炸,两个新西兰机枪手就应声倒下了。迪特尔斯一看机枪火力点被解决了,心里一下子就轻松了。他扭过头,压低声音对黑帕说:“海因茨,快过来吧,这边安全了!”“我动不了了。”“咋了?”“腿被打断了!”一听这话,迪特尔斯二话不说就跑了回去,脱下军装,给黑帕那被打断的腿做了简单的包扎。
后来,迪特尔斯扶着那个人,两人一块儿走到了福尔廷上尉藏在山洞里的营地。到了那儿,迪特尔斯简短地跟福尔廷上尉讲了讲5连和7连的战斗状况,还说他觉得这点儿人肯定撑不过24小时。直到这时候,福尔廷上尉才搞清楚前线到底在哪儿,接着他就计划怎么派预备队去支援。因为迪特尔斯这次表现得挺好,所以他就被升成了上等兵。可过了六个月,在哥特防线的里米尼防御战里,他牺牲了。而他的朋友黑帕呢,虽然因为迪特尔斯的帮忙保住了命,但可惜的是,他的一条腿没了。
八连遭遇空袭后,因为临时带头的姚姆洛夫斯基中尉不见了,队伍里一时间没了主心骨。空袭结束,霍夫斯泰特尔算是捡了条命,晚上他琢磨着得派人回指挥部报信,再领新的任务。于是,他派了个机枪手去,可这家伙出去俩小时都没动静。没办法,霍夫斯泰特尔只好决定自己去找福尔廷上尉。往回走的路上,他瞅见一个影儿,戴着英国样式的钢盔。他二话不说,端起冲锋枪就扫了一梭子,听见那边传来一声惨叫。但没多久,他自己也中招了,被乱飞的弹片打中了大腿,一下晕了过去。到了中午,他迷迷糊糊地醒过来,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躺着呢。
战前那会儿,附近有个山洞,离着也就二十来米远,是伞兵2营的一个落脚点。他琢磨着去那儿歇歇脚,顺便瞧瞧自己腿上的伤。可他那腿伤得太重,根本走不了,只好往旁边一个老大的弹坑里爬。等爬进去了,他才大吃一惊,里头竟然坐着二十来个新西兰步兵。他还没琢磨过味儿来呢,二十条黑洞洞的枪就已经对准了他的脑袋。霍夫斯泰特尔算是完了,成了伞兵8连唯一一个被抓的。另一边,6连连长姚姆洛夫斯基中尉也是历经千辛万苦,才从塌了的地窖里爬出来。他后来讲:“那天下午,我们又动手挖了起来。挖了好几个钟头,好不容易弄出个缝儿。可旁边的大石头卡得死死的,根本动不了。为了活下去,我们只能扯着嗓子喊救命。巧的是,正好有两个营部的传令兵路过,听见了就停了下来。”
多亏了他们的帮忙,咱总算是把地窖出口给弄开了。被压在下面整整12个小时,再次看到外面的世界时,天都黑了。卡西诺镇变得认不出来了,以前那些楼房全成了碎石堆,大街上空空荡荡的,到处都是瓦砾。有个传令兵跟我说,营部搬到欧陆旅馆去了,咱们还能联系上福尔廷上尉他们。我们6连和其他连的一些兄弟也躲在洞里。可小镇东面和北面那边咋样了?得赶紧派人去瞧瞧,再建条新防线!7连的人呢?那几门突击炮还在不?还有多少兄弟留在小镇北面和东面,他们能不能拉起一条新防线?为了弄清楚情况,我打算带两个伞兵,咱们趴着往小镇东北面的废墟里摸过去。那些倒掉的房子废墟,正好给咱们当掩护。新西兰的兄弟们好像不太擅长打这种仗,他们在废墟里走得特别小心。
每当MG42机枪一开火,他们立马就躲了起来。躲在废墟里的伞兵常常趁这个机会快速换位置,然后从别的地方向他们开枪,让他们误以为我们人多,把他们牢牢牵制住。这时候,我琢磨着不停地往前线派小队。在我的调度下,这些小队伍分批钻进废墟里打巷战。另外,我还安排人手去跟两翼联系,给前线送子弹,还通过不断的聊天给士兵们打气。之后,我就离开前线,去8连那边看看情况了。
晚上,伞兵6连在代理头儿纽霍夫上士的带领下,悄悄摸到了5连的右边,稳稳当当地守住了那片地方。半夜以后,姚姆洛夫斯基中尉跑到城堡山脚下,开始一个个查看6连和8连那些散开的小阵地。他教伞兵们怎么加固防线,还提醒大家,等盟军开炮或者飞机轰炸的时候,得赶紧找地方躲起来,少受伤,留住力气打仗。这么一转悠,姚姆洛夫斯基发现,他管的两个连里,MG42机枪就剩4挺了,迫击炮还有2门能用。不过让他心里稍微舒服点的是,6连和8连的兄弟们,除了霍夫斯泰特尔被抓了,其他人都还好好的。这两个连这么能打,让姚姆洛夫斯基中尉对接下来的仗很有信心。
傍晚时候,福尔廷上尉是这样看待卡西诺镇的情况的:镇子的北边,伞5连还在左边挡着敌人,虽然B连有部分人冲过了他们的防线,但他们还是有机会拦住后面来的敌人,人数大概32个。纽霍夫中士带着6连,里面有6个工兵和33个伞兵,守在右边。再看镇子的东边,舒斯特少尉管的7连,17个伞兵还在硬撑,而姚姆洛夫斯基中尉带着8连,大约50号人,任务是守住卡希利纳街北边的镇子区域。福尔廷上尉一边往镇子的不同地方派小队伍,一边还不停地忙着把伤员送走,跟后面的人联系,还安排Ju52运输机趁着晚上往伞兵们控制的地方空投吃的用的。
传令兵在营部和镇上来回跑,不停地把最新的战斗情况告诉福尔廷上尉。到了半夜,福尔廷上尉看明白了局势,就决定派第一批预备队出去。施密特上士带着第1伞降工兵连的14个兄弟,从他们藏身的山洞出发,去侦察卡希利纳街南边和卡西诺火车站那边有没有敌人。让工兵们惊讶的是,那个1个月前打得火热的卡西诺火车站,现在居然一个人影都没有。施密特上士回到营部,赶紧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大家。一开始,福尔廷上尉还将信将疑,但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。
那天晚上,第三伞兵团给二营派来了头一批增援,是团部直接管的伞降工兵小队,小队长是中尉拉梅尔特。福尔廷上尉安排他们当全营的终极后备力量,哪儿防线被突破了,他们就得马上顶上去反击。没过多久,第二批增援也到了,是第十四反坦克连的一部分。福尔廷让他们去玫瑰旅馆那边布防,用反坦克武器堵住去旅馆的路。还有啊,师长少将海德里希临时改了主意,不让第三伞兵团的三营按计划回法国,加入新成立的那个第三伞兵师了,而是让他们立刻准备打仗。卡西诺第二仗打完后,三营就剩下六十五个人了,战斗力快没了。第九连差不多全没了,另外三个连的军官死的死伤的伤,只能让士官来带。到了三月初,国内送来了一百七十名新兵,他们就学了点步兵基础训练,根本没啥实战经验。
情况变得更糟了,那位表现超棒的营长,鲁道夫·克雷策少校,从卡西诺撤回来,回了奥地利。这样一来,训练这些新来的小兵的任务,就只能靠全营里唯一一个还在的军官,弗兰克中尉来扛了。就在第三次卡西诺战役打响前,有7个养好伤的老兵回到了队伍里,这可是弗兰克中尉开战前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。虽然3营的战斗力还没恢复到以前那样,但海德里希少将也没别的办法。他下了命令,让弗兰克中尉带着3营,在15号晚上领了弹药和吃的喝的,然后一路急行军,赶在半夜前到了第3伞兵团团部,找海尔曼上校报到。
海德里希想要更多帮手,所以他决定从第8装甲掷弹兵团的2营里,那个之前就跟第3伞兵团一起打仗的部队,抽一个排的人马,火速赶到卡西诺镇。在半夜前,他还给第14装甲军的军长赞格尔中将打电话,说想把第4伞兵团的1营从601高地撤下来,放到卡西诺镇去战斗,然后让第115装甲掷弹兵团的2营(他们的营长是鲁斯特少校)顶上601高地。赞格尔中将考虑了老半天,最后还是答应了。不过,第115装甲掷弹兵团的2营离601高地挺远,要布置好防线得两天。但要是去卡西诺镇,就只要不到一天。可海德里希这回押宝押在伞兵身上,没选掷弹兵。他铁了心,说啥也得把伞兵派上去,拦住新西兰人的路。
半夜时分,新西兰的第25步兵营传来消息,说他们已经拿下了小镇的大半部分。不过,在他们自己说的那个“安全地带”里,空降兵们还是在废墟堆里不停地打来打去。15号快结束时,A连赶到了邮局那块儿,B连呢,一路向北,推进到了离欧陆酒店不到三百米的一所学校旁边。C连在监狱那边集合,而D连,在攻下了城堡山后,就被第4埃塞克斯步兵团的1营给接手了,然后他们整个连就撤回原来的地方休息去了。趁着天黑,第25步兵营赶紧把白天用掉的子弹啥的给补上了,还把伤员悄悄运出了城。
C连的头儿,米尔恩中尉,他是这么说的:“那天晚上,我们接到任务,得守住阵地,还得派人去巡逻那些不清楚的地方。同时,担架兵们也是忙个不停,一趟趟地把伤员往回送。整个小镇啊,炮火就没停过。补给车进不来,但坦克兄弟们挺给力,它们自己跑回后方,把咱们急需的子弹和手榴弹拉来了,弹药问题咱们就不愁了。”到了15号那天,第25步兵营那边,有个军官叫布莱基少尉的,还有14个士兵牺牲了,另外有2个人伤重没了,2个军官,查普曼少尉和默里少尉,他们受了伤,还有42个士兵也挂了彩,还有1个士兵,受伤后不知所踪了。
16号那天,早上4点钟的时候,第24步兵营里的B连,就是连长叫特恩布尔少校带的那个连,进了卡西诺镇,归第25步兵营管。他们接到命令,要在第25步兵营的营地旁边集合。但在路上,B连迷了路,结果1个士兵不小心摔下了山崖,还有5个士兵摔伤了,不过还好,他们最后还是按时到了集合地。B连的任务是在16号这天,替换下第25步兵营的B连,去攻打欧陆旅馆,希望能快点把它拿下来。到了早上5点,B连就跟已经在镇里打仗的第25步兵营的A、B、C三个连都联系上了。特恩布尔少校把连部的位置定在了邮局旁边,然后各个排就沿着六号公路北边的那条小路布置防御了。
15号那天,下午5点25分左右,本来计划在那天攻打卡西诺火车站的第26步兵营,接到了命令要进小镇。打头阵的D连,他们沿着帕斯奎勒公路,朝着拉皮多河和卡西诺小镇的方向前进。一路上,D连只碰到了几声零星的炮响。到了5点45分,走到帕斯奎勒公路和帕拉莱尔公路交汇的地方,D连最前面的16排突然遭到了机枪的猛烈扫射,有3个人受了伤。解决掉敌人的火力点后,D连趁着夜色,穿过小镇东边那片废墟,沿着一条小路,这条路通往六号公路和那个修道院,最后到了卡希利纳街那一块儿。与此同时,A连、B连、C连还有营部也在往小镇赶。他们的目标是镇子南边的卡西诺火车站。但那天晚上下了大雨,路变得特别泥泞,再加上路上全是瓦砾堆,第26步兵营一直到16号白天都没法到达位置对卡西诺火车站发起攻击。宝贵的时间就这么白白浪费了。
当第6步兵旅的各个步兵营开始陆续参战的同时,盟军还趁着夜色悄悄派了4个工兵小队进入卡西诺镇。他们的任务是清理卡如索公路上的地雷,填平弹坑,还得指挥交通,让道路顺畅起来。到了16号那天,进入卡西诺镇的新西兰第2步兵师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500多人。而跟他们对着干的德军第2营呢,人数可少多了,包括步兵、工兵、文书、军乐队、做饭的和开车的,总共才300人。虽然人数和火力都差了一大截,但德军伞兵们还是打算死守这个小镇。
虽然嗓子干得要命,夜晚也静悄悄的,但舒斯特少尉带着7连的17名伞兵还是时刻提防着新西兰人可能会趁夜偷袭。还好B连的人晚上不打仗,让舒斯特少尉白紧张了一场。天亮后,新西兰人放了一个被抓住的德国救护兵,想让他去劝舒斯特少尉投降。可没想到,舒斯特少尉直接以叛国罪把那救护兵给毙了。那天,在7连的地盘,B连和伞兵们只是偶尔打几枪,没有大干一场,这让舒斯特少尉有机会派人去救被埋在废墟里的战友。表现最棒的是森德尔巴克列兵,他从一堆瓦砾里拽出了4个伞兵,但其中有一个因为伤得太重,没能救回来。后来,森德尔巴克列兵在搜救时,又碰到6个新西兰步兵和2个德军伞兵坐在一个大弹坑里。森德尔巴克和另外两个被他救出来的伞兵一起,把6个新西兰步兵的枪下了。可一看,里面有3个伤员,7连没法给他们治伤。最后,森德尔巴克只好把他们全给放了。
到了晚上,舒斯特少尉心里明白,7连已经撑不住了。他们既联系不上福尔廷上尉,粮食、水和子弹也都快用完了。这时候,他们只能想办法突围出去。到了22点,剩下的17名伞兵在舒斯特少尉的带领下,分成了三路,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开始突围。舒斯特少尉自己带了一队人,朝着蒙特·凯罗的方向冲。路上,他们碰到了几阵零星的机枪扫射,但好在都躲过去了,平安穿过了废墟,走到了小镇边上。舒斯特觉得还是回修道院比较安全,就带着大家悄悄往回走。走到修道院高地北边的时候,他们又碰到了一阵机枪扫射,不过这次也幸运地没事。一直到了16号的半夜,舒斯特少尉他们还在往西边撤退的路上呢。
16号一早天还没亮,伞兵8连就在姚姆洛夫斯基中尉的带领下,赶紧加固和隐藏他们的阵地。随后,一些士兵临时充当担架工,把受重伤的战友抬回山洞里的营部治疗,回来的时候,他们还背上了全连都急着用的粮食、喝水、步枪子弹和迫击炮炮弹。等天亮了,新西兰步兵又开始往卡希利纳街北边的镇子里冲。8连在各个阵地都拼死抵抗新西兰军。特别是库布里希上士和一个迫击炮手,他们胆大心细,把迫击炮就架在新西兰步兵冲锋路线上不远的地方,对着敌人阵地就是一顿猛轰。有迫击炮和机枪的双重火力压制,战斗很快就变得难解难分了。
在二营那边,福尔廷上尉听完施密特上士的侦查情况后,决定再派一队人马去小镇北边看看情况。这队人有25个,由沃尔特·科茨少尉带队。他们走到一个叫“鱼市”的小广场,那地方离营部东北边大概150米。没想到,一到那儿就遭到新西兰军队的机枪扫射。科茨少尉可不含糊,他打算利用广场上那些坑坑洼洼,像青蛙一样跳着往前冲,想突破敌人的火力网。不过,这么干也确实让他们吃了点苦头。
科茨少尉正打算跳进广场北边的最后一个弹坑,结果小腿不幸被一串子弹击中了。跟在他后面的一个救护兵,直接就被子弹打死了,阿尔布雷希特上士呢,也差点冲出了敌人的火力网,但最后还是中弹牺牲了。当时8连的代理连长姚姆洛夫斯基中尉亲眼看到了这一切,他后来回忆说:“我帮着科茨少尉从弹坑里爬了出来,扶着他到了一个山洞里的临时包扎站。真让人恼火的是,营部那边居然没告诉我们他们搜索的情况,要是知道的话,我们肯定会想尽办法去支援他们的!”
被救出来以后,那个命大的工兵碰巧在广场北边看到一栋房子塌了一半。他二话不说,立马冲进去,把整栋楼给控制住了。这楼位置真好,从这儿往近了看,能把“鱼市”广场全看在眼里;往远了说,还能当做个中转站,连接咱们营地和小镇北边的各个连队,战略上可重要了。奇怪的是,那些新西兰人居然对这么个关键地方没一点反应,就好像没看见一样。
在科茨少尉手下工兵把守的大楼北边大概150米远的地方,是伞兵6连的防守范围。纽霍夫中士带着6连的大部分士兵,都躲在那边唯一还算完好的一栋楼里。因为这周围其他的楼都被炸平了,所以这栋楼不仅让藏身里面的伞兵们看得清清楚楚,但也让盟军的榴弹炮、迫击炮和坦克群一眼就能看到,成了重点打击对象。好在6连的好多士兵从小就会打猎,所以在第三次卡西诺战役里,他们表现得特别勇猛。那些冲进小镇的新西兰军官、坦克驾驶员、传话的、干工程的,还有管通信的,都成了他们主要的目标。
科斯勒这哥们儿,在6连的狙击手里那可是数一数二的。他啊,虽然没正经学过狙击那一套,但打枪的本领,嘿,真是一点不比那些王牌狙击手差。平时没事的时候,他就爱在斯泰尔马克山脉那片林子里头追岩羚羊。岩羚羊这家伙,在山沟沟里头蹦跶得可欢了,一般猎人根本拿它没办法,但科斯勒不一样,四百米开外,他一枪就能解决问题。到了卡西诺镇那会儿,科斯勒手里头拿的是MG42轻机枪。他想打那些在公路上晃悠的新西兰兵,又怕盟军的火力反过来招呼他,怎么办呢?这家伙聪明,把机枪架在公路边上一堆废墟里头,这样既能打敌人,又能保护自己。
在扩大射击范围的同时,科斯勒心里一直记着狙击手的一个关键原则——要狙击敌人,得先把自己藏好;要射杀敌人,得先保证自己的安全。他在伪装上花了不少心思,这些付出让他在第三次卡西诺战役中不停地射杀敌人,但自己一次也没被炮弹或是子弹打到过。这事儿足以证明科斯勒是个非常棒的狙击手。不过,对科斯勒和6连的其他伞兵来说,在整个战役里,他们最大的对手可不是新西兰的步兵和坦克,而是空袭后镇子里到处都是的灰尘,还有新西兰人不停放的烟雾。为了避免吸进这些脏空气,伞兵们只好戴着防毒面具打仗。这可能是德军在二战里唯一一次戴着防毒面具打巷战了。更麻烦的是,吃的喝的也严重不足。
到16号中午那会儿,虽然新西兰的第二步兵师已经差不多把小镇占了一大半。但伞兵的2营还是决定要拼死守住剩下的地方。新的防线差不多已经建好了,中间是6连守着,两边则是8连和5连剩下的人。要是新西兰的步兵往6连的防线猛冲,那他们不光得面对6连的硬拼,还得挨8连机枪从旁边扫过来的子弹。同时呢,后头的迫击炮和榴弹炮也会往前线猛轰,挡住第二波敌人的进攻。从奥托纳小镇这场战斗中,伞兵们学到了一个教训,那就是进攻的盟军步兵特别怕两边受到火力的夹击。
碰到这种情况,他们就会马上停下攻击,然后呼叫榴弹炮、迫击炮和坦克部队,对着那些可疑的火力点一顿猛轰,把敌人据点给端了,才会继续往前冲。所以说,在卡西诺镇的战斗中,伞兵们根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再加上以前的教训,琢磨出了一套挺管用的打法:前面的人少放多摆,装腔作势;火力呢,前面强后面弱。盟军步兵冲上来时,他们先用正面的火力顶住,等敌人靠近了,再从侧面用机枪和迫击炮猛打。打一阵就换地方,让敌人的炮火打空。敌人以为火力点被干掉了,继续往前走,结果机枪和迫击炮又从另一个侧面开火,一直把敌人压住,再换地方。这套打法,让伞兵把人和火力都用到了极致,不光保护了自己的人,还给了敌人很大的打击,为守住卡西诺镇打下了基础。
【欧陆旅馆】
当伞兵2营那边挺安静的时候,欧陆旅馆那边却打起来了。一大早,第3伞兵团3营的10连和11连就先跑到2营营部,找营长福尔廷上尉报到。福尔廷上尉让他们两个连去邮局东边守着。等天亮以后,第25步兵营的A连和第26步兵营的一部分人就一起动手,攻打邮局旁边的修道院。
为了给步兵冲锋加油打气,第19装甲团的三台谢尔曼坦克绕来绕去,最后终于找到条能往前走的路,及时赶到了步兵旁边。其中一台坦克直接冲进了那座被破坏的女修道院,对着伞兵的阵地就是一顿猛轰。伞兵们手里没有能对付坦克的家伙,比如反坦克火箭筒或者手榴弹啥的,所以抵抗了一会儿,到下午晚些时候就从女修道院撤了。太阳快下山那会儿,新西兰步兵算是把修道院给拿下来了。与此同时,第19装甲团的好多谢尔曼坦克在炮兵放的大烟幕掩护下,也到了小镇边上。在小镇东边,美国第48工兵营和新西兰第17野战工兵营在拉皮多河上搭了两座贝利浮桥,让坦克大军直接开进了小镇东边,去帮第26步兵营打仗。另外,新西兰工兵和美国工兵还在公路上忙着清理石头瓦块,搭桥填坑,好让更多的坦克能顺利进镇,支援步兵往前冲。
在说到欧陆旅馆那边的事儿,第25步兵营的A连在16号那天,得和第24步兵营的B连一起动手攻击。不过呢,第25步兵营的营部,还有B、C、D这几个连,都联系不上。所以,A连就成了那天的主攻力量。营部下了命令,桑德斯少校带着A连,一边得跟左翼在卡希利纳街附近的第26步兵营保持联系,一边还得和右翼的B连一起,往欧陆旅馆到校舍那条六号公路上冲,得把那段公路两边的地方都抢下来、守住,这样才能给攻打欧陆旅馆创造个好机会。半夜里,营长想让桑德斯趁着黑夜就动手,争取天亮前搞定。但桑德斯和特恩布尔都觉得这主意不行,他们决定等到天亮那会儿再发起进攻。
早上6点15分,第25步兵营的A连和第24步兵营的B连,在第26步兵营B连11排的帮忙下,从卡希利纳街开始行动,目标是攻击欧陆旅馆那边。B连在右边,刚出发不久就遇到了伞兵们的顽强反抗。B连的右翼,由11排和12排打头阵,在麦克科代尔少尉的带领下,沿着六号公路朝欧陆旅馆冲过去。结果半路上,藏在旁边山坡上的德军MG42机枪组向他们猛烈开火,11排因此损失惨重,3个人牺牲了,7个人受了伤。不过,新西兰步兵没有停下,还是在麦克科代尔少尉的指挥下,冲进了旅馆前的一个楼房里。楼房里的战斗非常激烈,打了整整5个小时,11排和12排才拿下这个楼房,还抓了2个德军俘虏。但是,德军5连和10连的一部分士兵利用对地形的熟悉,把新军的11排和12排给困在了楼房里。这两个排一直待到17号才接到命令撤出楼房。B连的进攻完全被德军的火力给挡住了。
第26步兵营B连的11小队从邮局那块儿开始往前冲。跟24步兵营B连的情况差不多,11小队刚一动身,就被周围废墟里德军的机枪和狙击手猛烈开火。他们没有大炮啥的重家伙帮忙,但还是硬着头皮冲过了一片大空地。可一到那片废墟,就被德军火力死死压住了,半步都挪不动。25步兵营B连想过去帮11小队一把,结果他们的进攻也被德军猛烈的机枪火给顶回来了。到了晚上,11小队只好退回原来的地方。那一天,11小队牺牲了1个兄弟,还有2个受了伤。
说起来,第25步兵营A连的进攻还算可以。在那里面,8排在劳森中尉的带领下,硬着头皮,顶着德军伞兵猛烈的机枪扫射,拼死拼活地抢下了距离欧陆旅馆北边大约200米远的一栋楼房,还跟第25步兵营B连的一个排碰头了。7排呢,也是冲破了不少阻拦,把8排旁边的一栋楼给拿下来了。一直打到快天黑,A连都快冲到离欧陆旅馆不到30米的地方了,结果因为德军死命抵抗,又被打回了原地。到了16号那天,A连和B连加起来,死了4个人,伤了10个人,还有1个人被俘虏了。在监狱那边当后援的C连,还有第24步兵营剩下的3个连,因为德军不停地开炮,也是损失惨重。
新西兰的战士们虽然走得慢,但他们还是一点点靠近了欧陆旅馆旁边的伞2营指挥部。眼瞅着战线一点点后退,营长福尔廷上尉心里头有那么一会儿觉得这事儿可能要黄了,还吩咐手下开始烧文件。不过,没过多久,他接到消息说镇上的其他几个防守点和防线在敌人的猛攻下,就丢了女修道院,他又觉得还有戏。到了黄昏,3营的13连到了欧陆旅馆。这下,他彻底有了底气。晚上,13连被调到东边10连和北边6连防线中间那块儿去帮忙。11连呢,就去了小镇南边的卡西诺火车站旁边的小路上守着。
16号那天,盟军往前推进得真的不多。他们在修道院那边的山坡上,好不容易占领了435高地和236高地,还在卡西诺镇里头,靠近邮局的地方,占了那座女修道院。说起炮火支援,盟军的炮兵可头疼了,因为两边的散兵靠得太近,他们不敢随便往镇里开炮,怕误伤到自己人。所以,16号那天,炮兵们主要就是放放烟雾弹,想办法压制住德军的榴弹炮和迫击炮。还有啊,盟国的空军也是拼了命地帮忙。那天,他们派了196架次的中型轰炸机和125架次的战斗轰炸机,总共扔了307吨的炸弹,主要就是炸利里河谷和塞科河谷里的德军榴弹炮和火箭炮阵地。到了16号晚上,新西兰的第2步兵师已经往卡西诺镇派了3个步兵营,控制了镇子里三分之二的地方,他们的前锋部队离那个欧陆旅馆就只有30米远了。
为了让德军感受到更大的压力,美国第5集团军的头儿克拉克中将跟弗里伯格中将说,得瞅准时机,一下子把新西兰第2步兵师能动用的所有兵力都推到卡西诺镇里去,把镇子里的那些据点都给端了,赶紧拿下卡西诺镇。然后跟英印第4步兵师一起,给卡西诺修道院来个最后一击,好让六号公路畅通无阻,咱们就能往罗马进军了。这回吧,你得说克拉克中将这军事上的笨蛋难得聪明了一回。可惜啊,像这样灵光一闪的时候,在意大利那场又长又苦的仗里,实在是屈指可数……可弗里伯格中将呢,他非但没听这个事后看来特别对的建议,还直接给拒绝了。就连英印第4步兵师临时管事的迪默兰准将也跟他说了:“要想把卡西诺镇全拿下,就得把步兵一股脑儿地往上冲,不停地打,直到镇子里一个据点都不剩。”
但是,弗里伯格这个倔脾气,就是不听他的主意。他觉得新西兰第二步兵师为了打巷战,已经派了三个步兵营进去了,要是再把所有人都派上,就算打下了卡西诺镇,也没力气再去打修道院了。再说了,人多了伤亡也就大了,新西兰国内可接受不了这个。所以,为了让第二步兵师打完卡西诺镇后,还有劲儿攻修道院,也得给国内老百姓一个交代,他们得留点后备力量。可弗里伯格没想到的是,要是卡西诺镇都打不下来,留再多后备力量也没用啊。这个事儿他19号才琢磨明白,然后把剩下的后备力量全派到镇子里打巷战了。可那时候,第一空降师已经把局势稳住了。战机就这么白白溜走了,就算人多火力猛,没了战机,这些也都没用了。
【未完待续……】
接下来,咱们接着说意大利战场上那次著名的第三次卡西诺战役的事儿,记得点个关注,这样就不会错过接下来的精彩内容啦。
